甘,微溫。歸脾、肺經(jīng)。補脾肺氣,升陽舉陷,益衛(wèi)固表,利尿,托毒生肌。黃芪為豆科植物蒙古黃芪膜莢黃芪的干燥根。含氨基酸、粘液質、糖類、苦味素、膽堿甜菜堿葉酸、熊竹素,β-谷甾醇(、黃芪多糖等。凡癌癥患者因脾肺氣虛所致面色白光白,倦怠無力,納少便溏,吐血便血,咳喘氣短,痰多稀白,少氣懶言,乏力自汗,心悸失眠,氣虛發(fā)熱,浮腫尿少等均可用之!侗静莺吩疲"黃芪極滯胃口,胸胃不寬,腸胃有積滯者勿用……
黃芪能增強網(wǎng)狀內(nèi)皮系統(tǒng)的吞噬功能,如與靈芝、黨參合用,此作用更為明顯。黃芪對干擾素系統(tǒng)有促進作用。黃芪及黃芪多糖以使動物脾內(nèi)漿細胞增生,促進抗體合成,對體液免疫有促進作用。
黃芪水煎液不僅在外可促進小鼠NK(天然殺傷)細胞的活性,而且在小鼠口服100%水煎劑(每日0。5ml),連續(xù)7天后,脾臟中的NK細胞比未用黃芪組高1。84-2。04倍(P<0。05)。試驗還表明黃芪誘生干擾素對NK細胞活性的促進作用,較L929-B細胞誘生干擾素作用大4-6倍。小鼠脾細胞事先用不同濃度黃芪水煎液在37℃處理2小時,則對小鼠艾氏腹水癌細胞(EAC)的得天獨厚細胞毒活性明顯增加。
黃芪提取物(Fs)在體外抗宿主反應試驗中,顯示對癌患者淋巴細胞功能有完全性免疫恢復作用。在體內(nèi)動物實驗模型中,可顯示出全部逆轉因環(huán)磷酰胺而造成的免疫抑制現(xiàn)象。提示Fs可能是一種很有希望的生物反應調(diào)節(jié)劑。
據(jù)南斯拉夫學者在第37屆藥用植物研究年會論文報告中指出:黃芪復方(黃氏30克,芍藥20克,甘草10克,姜2克,棗3克,麥芽糖20克)對癌前病變胃潰瘍有極好療效。臨床上對40名經(jīng)放射學診斷為胃潰瘍的病人,年齡20-60歲,病程1年-20年,口服煎劑一個月后,治愈率為55%,六個月后達90%。對45只大鼠進行實驗,也表明了黃芪復方水煎劑有極強的抗?jié)冃Ч?br/>國內(nèi)有人用黃芪抗癌湯(黃芪、白花蛇舌草各100克,黃連20克,半枝蓮50克)治療鼻咽癌1例,連服50劑,癌細胞核分裂數(shù)目顯著減少,病情穩(wěn)定。上海名老中醫(yī)劉嘉湘以黃芪為主治療多例惡性循環(huán)性腦腫瘤,大多癥狀改善,一些病人腫塊明顯縮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