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SS是為了美化HTML的. 那么美化前, 我們需要找到要美化的HTML的標簽, 怎么找?
CSS提供了一個叫作選擇器的東西,它的作用就是選擇你要美化的標簽. 選擇器有4種基本類型: 標簽選擇器(tag),通用選擇器(*), 類選擇器(.class)和ID選擇器(#id).4種選擇器可混合使用. 當然,除了基本類型, 也存在著不基本類型(高級?感覺不算吧,就先這么叫著), 其中包括了: 后臺選擇器,直接子選擇器, 兄弟選擇器, 屬性選擇器, etc.
現(xiàn)在我們知道了怎么找到要美化的標簽了.
接下來假如我們用了合適的方法找到了相對應的標簽, 那么我們就可以開始進行美化了. 可是美化美化, 到底我們美化的是什么?
答案就是屬性,更準確來說,美化就是更改屬性對應的值. 我們可以把HTML元素標簽看作一個object(或者盒子), 每個object(或者盒子)都有內置屬性(OO思想), 而CSS更改的就是這些屬性的值從而達到美化的效果. 為什么說盒子呢?如果你了解過CSS,肯定知道盒子模型啦.
而屬性又可以細分, 其中包括了 字體屬性, 文本屬性, 邊距屬性(就是盒子模型啦), 浮動屬性, 列表屬性, 背景屬性, 定位屬性, 表哥屬性, etc.
現(xiàn)在我們找到了標簽(元素), 也修改了它的屬性值, 那么我們如何將它應用到HTML文件呢?
CSS提供了3種方式, 分別是: style屬性, style標簽 和 link標簽導入(級別依次降低.)
CSS無非就這樣子工作的, 找到元素 --> 修改其屬性值 --> 應用到頁面.
這樣一說,好像CSS蠻簡單的.其實它確實不難. 可能比較難的地方是第二步, 你可以看到上面有那么多屬性,而每個屬性基本上都有4,5個值, 所以給人的感覺好像很多,挺容易混亂的.但是其實很多屬性是一看就懂的. 個人覺得需要花點心思研究的有:浮動, 定位, 盒子模型的邊距折疊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