攝影,現在已經成為很多人的愛好,然而,后期修片,似乎因為有了強大的ps,而讓很多人反感和唾棄。
原因何在?
PS的能力太大了,以至于可以是非顛倒,化丑為美。產生了巨大的不真實感。
原本,攝影是最忠實于客觀事物的一種影像表達了,甚至可以成為法律層面的證據來運用,這足以說明,攝影圖片對客觀事物的真實再現。
其實,這個問題的本質是攝影到底要表現什么?
很多攝影的朋友,因為沒有搞清楚這個問題,而一味的拒絕PS,其一,是覺得PS后,就不存在真實了,就是一種造假的過程,等同于假冒偽略;其二,個人對于電腦軟件的使用有一種畏懼,無法熟練掌握那么多的后期技術,而直接簡單化,將所有希望和技術推到攝影的前期,力爭一次實現既定的效果。
其實,縱觀攝影的發(fā)展歷程,一向是前后期并重的。尤其是在藝術攝影方面。在膠片時代,多少人夢寐以求,建立自己的暗房,鉆研后期技術,以獲得自己創(chuàng)作的最大空間。而現在,有了更加方便和強大的后期技術了,卻要放棄呢?
是否需要后期處理,以及處理到什么程度,是要取決于攝影的目的和用途。
新聞攝影,其目的是真實的記錄新聞事件,后期能夠做的,可能僅僅是構圖方面的事情,進行適當的裁切而已。
藝術攝影,其目的是要將拍攝的事物盡量美化,除了攝影的構圖、用光、鏡頭選擇、曝光控制等前期手段,也會用到后期技術進行美化。當然,要適度。否則,就會出現不真實的感覺,而給觀者一種造假的感受。例如,某婚紗影樓拍攝的圖片,美化過度了,顧客覺得不真實了,反而狀告影樓,要求賠償。
另外,不是每一次攝影,每一次按下快門,都能夠在技術上保證完美,因此,也需要后期進行彌補。
圖片的后期處理,已經成為攝影工作流程中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了。不是有沒有必要的問題,而是根據攝影的需要,適度的運用,以達到攝影創(chuàng)作的目的為標準。
今后的數碼攝影,前后期必將配合的更加緊密,融合度更高,以至于相機逐漸會帶有后期處理的功能。例如現在佳能相機的照片風格功能,就是一種將后期處理前置到相機中的例子。相信,隨著技術的發(fā)展,這方面的功能會越來越強大。其實,PS僅是一種技術而已,不必將它拒之門外,也不用將全部希望寄托于它,好好利用這些工具,從而使自己的創(chuàng)作有更大的空間,才是硬道理。何況,現在專門用于照片后期處理的軟件越來越多了,越來越方便了。對于使用者來說,是一件幸福的事情。